在声乐表演中,钢琴伴奏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帮助歌唱者更深刻的演绎出音乐作品的内涵。
因此,钢琴伴奏与歌唱的结合显得无比的重要,本文的写作目的便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简单的阐述钢琴伴奏在声乐表演中的重要性。
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伴奏者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良好的技能功底
钢琴伴奏最基本的,应是能完全自如地控制键盘,通过钢琴声来表达演奏者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准确的速度和节奏,是使歌曲具有魅力的前提与保障,伴奏者对速度和节奏的确定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还应该能灵活地在演出中随时调整节奏,假如当演出中,节奏与速度出现不一致时,需要及时地调整。
伴奏者对音色和力度的控制,也是一种均衡技能的表现。伴奏者须用适度的音量,烘托出歌曲的艺术感染力。
当钢琴演奏序曲、幕间曲、尾声时一定要能充分、准确地表现曲作者的意图与感情。另外,还要达到对每首曲目能逐节的进行分析。
二.较强的即兴演奏和视奏能力
在教学课堂的实践活动中,伴奏者所拿到的伴奏谱往往是新的或是听录音哼唱出来的,为了尽快满足合作者的要求。
因此伴奏者常常需要有很强的即兴和快速视奏能力。钢琴即兴与视奏能力培养,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认真通读乐谱或倾听合作者的演唱。
即伴奏者对音乐的调性,节奏,旋律以及技术难点给予确认,明确音乐作品的风格。
第二,精炼。
即对已初步掌握作品调性,节奏,旋律的巩固同合作者进行多次的配合以达到熟练的程度。
第三,机动灵活。即兴与视奏时,视觉要有广度,头脑要灵活多变不要只盯在弹奏的音符上,而应宽广些。
演奏时适时与合作者进行肢体语言的沟通,即伴奏者与演唱者的眼神,手势及身体语言同旋律,节奏产生谐和的律动。
第四,进行适时的变化。
在我们拿到或听到新的作品进行初步合作时,即兴与视奏的过程中一时还不能顾及周全,那么首先应重视的是正确的竹拍,及音乐的旋律,并紧跟合作者的表演进行下去,对于伴奏中左右手的技术,难点及和声进行的规律可以出现一些小的简单的改变可待下一次合作时再进行解决。
三.完美的相互配合
演绎好一首作品,达到旋律与伴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的完美境界,是演唱者与伴奏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根据大量数据表明,首先要把伴奏熟练于心中,只有这样,伴奏者才有精力去考虑歌曲深层次方面问题,如力度、音色、语言、情绪等等。二是要熟悉演唱者,了解演唱者歌唱的状态,掌握情绪状态的各个起伏等,最好能够掌握他的演唱风格,这样就会有把握地控制全局做到知己知彼。三是要掌握好适度的音量控制避免造成喧宾夺主的尴尬情形,既不能把伴奏弹成独奏,一味地表现自己,也不是简单的把伴奏看成是一种对人生的陪衬。
伴奏者心中要有感情有音乐要非常热情的投入艺术的创作中,与歌唱者融为一体。伴奏者不是单纯的协助,而是要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处理,作品的内在意境,体会乐句呼吸的深浅及细微的感情思绪,为演唱者提供音乐的烘托提供丰满的音乐氛围,从而达到珠联璧合的艺术境界。
四.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
分析与研究作品的内容和探讨表现手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对歌曲作品的歌词、旋律、伴奏音型进行深入地分析,才能在舞台表演时与歌唱者配合默契,融为一体。
另外,还要对作家的生平、创作思想和生活艺术创意,有尽可能透彻的了解。有了对作品内容和表现手法的深刻理解,就能在伴奏时掌握好速度、力度、句法、气口。
例如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菩提树》中,歌词唱道:“门前有棵菩提树生长在古井边,我做过无数美梦在它的绿荫间……今天像往日一样我流浪到深夜我在黑暗中行走,闭上了我的两眼……凛冽的北风吹来,直扑上我的脸,把头上帽子吹落,我仍坚定向前……如今我远离故乡,转眼有许多年但仍常听见呼唤,到这里找寻平安……”生活贫困潦倒的舒伯特能潜心从事艺术歌曲的创作,这也正是音乐将作曲家对生活的热爱唤起作曲家写出了美妙的抒情旋律和丰满的钢琴伴奏。
五.用综合的艺术修养充实钢琴伴奏的艺术再创作
伴奏者必须掌握和声、乐曲分析、敏锐的听力等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伴奏者通常也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而且,在音乐修养方面,可能会比演唱者更加深厚。歌唱家艺术生涯的开始,是他们圆润甜美的嗓音,但引领其发挥艺术天赋却是其丰厚的音乐理论修养。
一名优秀的伴奏者,却往往充当着歌唱者的音乐指导教师,帮助歌者正音及详细地解说歌词使之更好地表达作品的内涵,等等。
钢琴伴奏在这里不是处于从属地位而是由背景进入前景,并随着情节的变化而改变。同时也赋予了歌唱者更多戏剧性与想象力,丰富了音乐的艺术表现力。
伴奏者须与演唱者相互配合才显现出其存在的必要性,也只有在这类结合的交触程度的衡量中,才能显现出其真正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