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隔离管控时间大幅缩短
疫情之后,留学生的回国之旅变得尤为艰难,高昂的机票价格,随时有可能会熔断的航班,漫长的隔离时间,导致留学生的回国时间一推再推,近日,随着国内疫情形势逐步稳定,入境隔离管控的期限也有了新的调整。
6月28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正式发布。
1.方案优化调整了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
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
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7天居家健康监测”
调整为
“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3天居家健康监测”
密接的密接管控措施
从“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调整为
“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2.统一封管控区和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
将两类风险区域划定标准
和防控措施进行衔接对应
统一使用中高风险区的概念
形成新的风险区域划定及管控方案
3.完善疫情监测要求
加密风险职业人群核酸检测频次
将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
核酸检测调整为每天1次
增加抗原检测作为疫情监测的补充手段
4.优化区域核酸检测策略
明确不同人口规模区域核酸检测方案
根据风险大小,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
确定区域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次
取消行程卡带星
影响留学生回国的因素,除了回国需要隔离之外,还有在该城市隔离完返回居住地仍需隔离的原因,暑假两个月,隔离占一个多月,而从6月29日开始,这个情况便开始改善了。
6月29日,为方便广大用户出行,工信部宣布取消行程卡“星号”标记,结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6月2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内容:
“低风险区采取“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的防范措施。低风险区域人员离开所在的地区或城市,应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跨区域外出的低风险区域人员,不需要采取隔离管控措施,但要求3天内完成两次核酸检测,并做好个人健康监测。”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仅入境人员在隔离结束后返回居住地无需再次隔离,在其他城市拼搏的上班族和学生也可以回家看看了,但在决定出行前,我们仍需确认目的地的防疫政策,提前做好准备。
取消“带星”并不是“躺平”
据财联社报道,在全国行程卡宣布“摘星”后半小时内,火车票搜索量上涨了1.5倍,据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3点半,自消息发布半小时后,平台上国际机票瞬时搜索量翻倍,达到近两年以来该平台国际机票搜索量最高峰。
但是,行程卡“摘星”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开,也不意味着“躺平”,6月30日,吴尊友就行程卡“摘星”进行了权威解读:
1. 怎么理解这些防控措施的调整?
这些新措施的出台,既不是新冠防控措施的放松,也不意味着动态清零政策的放弃,更不意味着中国将要走西方国家新冠防控所谓的“躺平”路线。我国新冠肺炎防控坚持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根本宗旨没有改变,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也没有改变。国家相关部门调整防控措施,是根据全球新冠疫情新形势、我国新冠疫情新形势以及防控工作情况,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某些具体防控措施。这是符合科学防控原则,符合我国国情,切合当前新冠防控的实际需要,是精准实施防控策略措施的具体表现。
2. 取消“星号”标记是否会带来新冠流行风险?
通信行程卡的“星号”标记,表示智能手机用户此前14天内,到访过当时存在中风险或高风险地区的某个城市或某些城市,并不表示用户实际到访过这些中高风险地区。标记仅作为出行提示,不关联用户个人的健康状况。
通信行程卡的“星号”,为最大限度地把可能有感染风险的人员纳入防控视野,特别是在疫情严峻复杂的特殊时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取消“星号”标记,不会因此造成新冠传播风险的增加。“星号”标记仅仅提示某人来自有高风险区或中风险区的城市,并没有与具体的高风险区或中风险区直接挂钩,即不能反映“星号”标记者的实际风险高低。随着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的不断完善,对于高风险区/中风险区的划分和防控管理要求更加精细化、精准化,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的提示作用,在新防控策略的具体实施中的难以发挥作用。
3. 取消“星号”是否意味着正在隔离的人要取消隔离?
“星号”标记与隔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对境内人员采取的隔离,主要是对密切接触者采取的防止疫情有可能传播扩散的一项预防措施。取消“星号”标记,与正在隔离的密切接触者是否终止隔离措施,没有任何关系。
在基层个别地方,有可能出现防控措施层层加码的现象,把那些有“星号”标记的人,也都采取了隔离措施。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不符合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精神。如果有这种情景的地方,在“星号”标记取消后,这类错误做法也应该相应终止。
4. 取消“星号”给社会和百姓带来什么积极影响?
取消“星号”标记,是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明确要求的具体体现,有利于真正把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起。
取消“星号”标记,对于促进人员流动、活跃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取消“星号”标记,有利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主要措施的落实。
取消“星号”标记,也不再为那些可能出现的过度防疫,甚至让防疫“压倒一切”的做法,提供任何借口。
内容来源:新华社、神州学人公众号等,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可删。